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 > 正文

农药行业发展“绿”字当头

2017-11-24
作者:   来自: 中国化工报

11月22日,由第33届中国植保“双交会”组委会主办的第四届安全科学使用农药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2018年农药需求总量将稳中有降,杀虫剂用量将持续下滑,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将大幅上升,绿色理念将引领农药行业发展。”针对未来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业界专家做出了这样的预判。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天金表示,当前化学防治病虫害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但农药如果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防治效果,且会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和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发展绿色植保、助力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农药行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命题和必然要求。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周普国指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低毒化趋势明显,微低毒产品比例超过82%,高剧毒产品降至1.4%;制剂产品朝环保方向发展,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等环保剂型比例逐年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制了四氯虫酰胺、氯氟醚菊酯等十多个绿色生态品种,累计销售收入9亿元、推广使用面积7800万亩。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药行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还面临很多突出问题:一是结构性过剩突出,同质化问题严重,平均一个品种登记50多个产品,而且多数产品集中登记在大宗作物上,很多特色小宗作物则至今无登记药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生态农药产品占比依然比较低;二是超剂量、超次数用药现象普遍,而且超范围、非法使用农药导致的农产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环境无序,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屡见不鲜,质量不合格产品仍达15%左右。”周普国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针对农药投入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推行农药的绿色生产模式。例如,推进绿色防控减量,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天敌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病虫灾害,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推行精准施药减量、精准对靶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表示,农药发展转向高效、绿色、生态安全是一个必然过程,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的分子设计研发是农药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面对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新任务,农药行业和企业应转变理念:不仅要生产销售农药,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指导农民安全科学地使用农药,与农民共富、与农业同兴。

编辑:郝锐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