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 > 正文

再生稻推广难在哪里?

2018-10-30
作者:   来自: 中国农业新闻网

近日,一条有关粮食高产的新闻振奋人心:10月26日,安徽白湖农场集团公司振兴农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区进行现场测产考评。综合头季稻、再生季产量,振兴农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1052.4公斤,创造了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典型,实现了“一种两收、丰产高效”的目标。

  种一季水稻,能达到亩产1052.4公斤的高产。既省工省时又高产高效。安徽省主管部门为推广这种符合时代趋势的种植方式还专门召开了“水稻一种两收”的技术观摩及推广会。目前,双季稻推广究竟难在哪里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吴文革。

  再生稻发展有起伏

  “安徽省再生稻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快速发展的势头。1998年以后因粮食丰收,种粮比较效益低下而受到影响。同时水稻机收的发展,使得再生稻种植受到影响。”吴文革研究员介绍说,2000年后,双季稻种植持续缩减,传统稻-油种植逐渐被稻-麦种植所取代;但在沿江江南以及皖西南山区,缺乏小麦耐渍抗赤霉病的品种,抗灾稳产栽培技术也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再生稻的再次得以自发发展。2010年前后,皖西地区早中稻发展,8月底9月收获,后季空闲,自发形成再生稻模式;不过后季的基本无管理,处于一种“有就收, 无就丢”自然再生状况;因其米质改善而得以保留和些微发展,目前约150万亩。

  近年抗机收碾压品种的推广,以及配套技术的完善,特别是常规种粮、种稻效益低下,而大户增产增收的技术需求强烈;部分新型经营主体,从自发再生稻发展到“水稻一种两收” ,在技术保障下稳定再生季产量,这新型种植模式得以快速发展。同期安徽双季稻进一步大幅缩减,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效益、产量难以保证;生产上农民更意愿选择赋予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保障的“水稻一种两收” 绿色种植模式。近年各级农业部门把“水稻一种两收”作为稻田增效的重要措施,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安徽省农委在2018年度省级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予以支持,涉及30个主产县市。研究与技术推广部门,顺应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的需求,开展“水稻一种两收”专题研究,集成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选择大户、优质稻米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主要分布于安庆、池州、铜陵、宣城等4个主要市,涉及263户、示范面积6.5万亩。各地多以丰两优香1号(优质型)、准两优608(高产型);高产优质兼顾的更新换代品种育、选工作有待加强。头季收货时间:多数在8月15-25,少数在8月底头季稻:各地平均产量在550-650 kg/亩;再生季:预计产量在250-350 kg /亩。

  没有品牌成为痛点

  “当前,安徽水稻一种两收生产没有形成规模,集群效应极低。再生稻米品牌建设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吴文革坦言称,安徽省几乎没有一家较大或较知名的专门从事再生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相关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牵动性弱;农产品(食品)市场上比较系统的从事再生稻产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再生稻品牌意识薄弱。农业生产者受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经营的核心仍然是农产品本身,而不注重再生稻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生产者对标准化出产、品牌谋划和商标注册等程序流程不熟悉,加上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扶植滞后、多头认证等,这些都影响了再生稻品牌的扶植和建设 。再生稻加工、包装发展滞后。安徽省再生稻农产品加工业近几年虽有发展,但以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为主。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种植主体对再生稻的认识停留在2000年前后甚至更早的水平( “有就收,少就丢”自然再生稻);宣传、推广力度也很不够。

  此外,技术研究滞后于生产,提质丰产增效关键技术尚待优化升级:优质、高产、高再生力品种选育与应用。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安徽省尚没有专门品种选育研究;生产上再生稻品种筛选不够系统,主推品种缺乏,亟待加强。机插机直播栽培技术有待完善熟化;减损提质机收关键技术没有根本解决,头季稻机收辗轧对再生季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而适应再生稻机收机械研制进展缓慢。一种两收头季稻机械化轻简稳产栽培技术研究,再生季高产技术研究仍停留在80-90年代水平(留茬高度、促芽肥等);再生季提质栽培与应对熟期不一致影响再生稻米品质的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技术研究十分薄弱,尚未收到应有重视。结合新型肥料的再生季水稻优质高效施肥技术研究有待将强;同时稻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再生季草害防控技术成为新的技术问题。

  未来科技主攻方向

  “近年周边省份,水稻一种两收发展迅猛,技术也日新月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作。”吴文革说,例如湖北,目前面积发展到400多万亩,以早熟超级早中稻机收再生,产量、品种以及劳动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安徽有关部门及水稻专家们也在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力争让再生稻种植技术更高效便捷。

  “我们在正在尝试从多方面推进再生稻的发展。”吴文革称,改变品种类型,让生育期更长,再生能力更强,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潜力更高;对生长季节利用充分有效;探索全程机械化,头季机收对再生季有一定影响,但在可接受范围;对农机改型,优化栽培;创立品牌、规模效益。同时加大补贴力度。

  下一步研发重点将放在专用品种选育与筛选技术方面。特别是优质高产栽培与农机融合技术及适应机械插秧与收割的全程配套技术等等。


编辑:郝锐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