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 > 正文

两会||万连步两会发声:大疫当前,保粮食安全须做四件事

2020-05-25
作者:吴俊生   来自: 中国农资导报网

特殊时期揭幕的2020年全国两会,粮食安全成为高频热词。“当前,新冠疫情在境外蔓延,加上之前的澳大利亚大火、非洲蝗灾等,将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就如何落实中央“六保”举措之一的保粮食安全提出建议,要做好全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开发利用盐碱地、大力扶持民营新型肥料企业和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4件事。

全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关注当前,更要着眼未来,而生态种植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5月23日,在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万连步提出全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的建议。万连步说,一味依赖肥料、农药等的大量投入实现高产,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推广“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为主要特征的“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已渐趋成熟。万连步介绍,“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49个肥药双减项目联合攻关、集成研究与示范,基本构建了我国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化肥农药在各减施30%情况下,粮食作物平均增产在10%以上,经济作物优质率提高10个点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由金正大主持的“新型缓/控释肥料与稳定肥料研制”项目是49个双减项目中唯一由企业主持的,该项目累计示范1000万亩,为化肥减施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撑。

万连步呼吁,当前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应该全面进入生态种植阶段。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特种氮肥、特种磷肥、特种复合肥、控释肥等减肥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在传统化肥企业的推广应用,加快出台农业生态种植模式推广的政策措施,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种植业全面振兴。

开发利用盐碱地

中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是着眼粮食问题“长治久安”的举措。

万连步说,一方面,由于不合理利用,我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突出,低地平原已出现春季返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和过度放牧,沙漠化和盐渍化正在增加,这些问题正在威胁到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我国还有1亿公顷盐碱地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必须提高盐碱地的利用效率。”万连步表示,目前因为各地对盐碱地改良重视程度不一、资金投入不足,加之盐碱地改良技术推广难度大,导致盐碱地开发利用率整体较低。

万连步建议,设立盐碱地治理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化开发盐碱化未利用地;成立区域联合研究平台与改良应用工程中心,共享科研资源;构建以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主体利益为纽带,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形成盐碱地治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加快黄三角农高区建设,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样板。

解民营企业之困

稳粮食,离不开稳住肥料行业。在这其中,发挥民营新型肥料企业的独特作用,对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新战略不可或缺。

近40年来,民营新型肥料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持续推动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和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数据看,在具有“改土养地、减肥增效、农产品品质提升”等功能的新型肥料领域,民营企业走在了前列,各类新型肥料产能已约占90%,并承担了约80%的就业。

万连步表示,多年来,民营新型肥料企业虽经历风雨,但依然强健,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广大民营企业始终做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这让我们深受鼓舞。”万连步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他建议:

——在肥料科技创新上,支持民营新型肥料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平台建设等;对于创新型民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以科研项目投入、后补助投入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或资助。

——针对当前资源环境政策收紧、企业成本压力过大的问题,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推进中低品位磷矿、难溶性钾盐等开发难度较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对磷石膏等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免征增值税或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工信部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化肥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上,建议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民营新型肥料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建议银行金融机构对新型肥料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展期、续贷和优惠利率贷款。

助推农服组织壮大

有数据显示,2017年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下降到27%,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日益凸显。

近些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崭露头角,在破解谁来种地问题上迈出重要步伐。据了解,2017年成立的金丰公社,立足我国农业家庭经营为主、小规模且分散经营的实际,通过推行全托管和半托管结合的服务模式,尊重农民种地习惯、对接农民种地需求,实实在在为农民种地,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路径。

万连步认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事关确保粮食安全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但目前政策支持明显不足。为此,万连步建议:

首先,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涉农企业纳入国家政策扶持的范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的土地,加大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将保额提高至700-800元/亩;提高对新型和中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对企业和合作社自购的中大型农业机械补贴比例在中央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省、县两级财政再补贴20%。

其次,推动土地的集约化。目前,整体上,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插花地普遍,增大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难度。万连步建议,进一步优化“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鼓励多元主体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方式推动土地的集中;建立起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监测和适度干预;积极引导和鼓励村集体成立村级土地合作社,再统一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全程生产托管,这不仅有利于订单农业履约和种植结构调整,而且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再次,强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培训。当前,农业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主要表现为优秀农机手的缺乏。由于农机作业季节性强,很多年轻人更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造成农机手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了有农机无机手的情况。万连步建议各级政府强化对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培养培训,探索采用院校定向培养、带教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适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编辑:郝锐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