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农技 > 正文

让“沉睡”的技术“动起来”

2017-06-23
作者:   来自: 农资导报

□本报记者胡元珏

6月12~13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市场信息中心、《农药市场信息》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农药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暨农药知识产权培训与交流交易会在无锡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据统计,目前中国农药制造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已经超过7万件,成为世界上农药制造技术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国家,高达228.54件/万人的专利密集度也使得国内农药制造成为了专利密集型产业,行业蕴藏着巨大的交流交易的商机及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求。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表示,国际农化领先企业无不在投入巨资研发新品,把掌握农药知识产权作为抢占农药市场的制高点。随着国内安全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对高毒农药禁限用等措施的实施,促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市场低迷又导致产品成交价格持续回落,进一步挤压了农药行业的利润空间。今后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出路还在于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农药品种;同时,行业还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学会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依靠专利产品和技术获取应得的利润。

专利不能束之高阁,要转化为现实成果。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院长杨林介绍,最近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的信息备受业界关注,收购完成后先正达公司的1.3万件专利(80%都和农药领域相关)将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如何在市场上交易转化,实现有效对接值得关注。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介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的生产大国。当前全球农化行业正在发生巨变,当这一轮国际化兼并重组浪潮归于平静以后,6大跨国公司整合为“三国四方”,中国农药行业将处于什么位置,将如何做才能适合当前所处的位置值得业界思考。

对于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来自植保(中国)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的何帆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控制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第二,控制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出口,维护国内企业的合法利益;第三,将制造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处罚列入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中。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原部长张清奎对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解读时建议,农药专利申请人或者代理行业需要熟悉现有技术,必要时以现有技术为依据协助进行修改,例如对数值范围的局部扣除等。此外代理公司要多跟发明人沟通技术细节,从专业技术角度寻求修改依据,对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明显性错误进行更正。

“跨国农化公司为什么要整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认识到现在行业的创新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恶性竞争,需要团结起来!”沈阳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化国际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刘长令分析国内农药创制中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第一,国内虽然有不少单位从事新农药创制,但创新体系不完善或者不健全,大多数仅仅有合成,有的甚至连生测也没有,即使有生测,靶标也不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第二,再好的农药产品也必须通过推广、销售,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实中创新应用实力强的单位通常创新能力有限,而创新能力强的单位往往市场能力欠缺,两者之间需要加强合作。

编辑:系统管理员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