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农技 > 正文

温室保温效能提升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2021-01-21
作者:   来自: 河南日报农村版

核心提示

    日光温室内热量散失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通过前屋面覆盖材料散热、透过墙体传热、缝隙放热、通风换热和土壤传导失热。

    据测定,不加温温室内通过前屋面覆盖材料和墙体散热量占总耗热量的75%~80%,缝隙放热量占总耗热量的5%,土壤传导失热量占总耗热量的13%~15%。

    因此,保温设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设置缓冲间,减少缝隙放热

    在严寒冬季,温室内外温差很大,即使很小的缝隙也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靠门一侧,人员出入频繁,难以避免冷风渗入,应在温室一端设置缓冲间,并在缓冲间与温室连通的门处张挂门帘。缓冲间大小按需求和条件而定,一般可设计为3米×3米。另外,在建造温室时,墙体与墙体交接处,墙体与后坡交接处都应连接严密,不留缝隙。

    做好前屋面保温覆盖,减少前屋面散热

    前屋面保温覆盖主要用于温室前屋面夜间保温,日出后卷起,日落后放下。前屋面保温覆盖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外覆盖,即在前屋面上覆盖轻型保温被等柔性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损失。轻型保温被在日光温室生产中应用较多,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光滑洁净、防老化、防水等特点。轻型保温被有多种类型,一般由三层或多层组成,内外层使用塑料膜、防水布、喷胶无纺布、镀铝膜等防水、防老化材料,中间夹有纤维棉、腈纶棉等保温材料。

    另一种是内覆盖,即在温室内张挂保温幕或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幕多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等,晚上盖,白天揭。室内张挂保温幕可减少热量损失10%~20%,室内温度较原来基础上提高2℃~4℃。日光温室内采用多重覆盖,可使室内温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节能30%~40%。但是多层覆盖会严重影响室内采光,容易出现高湿,在生产管理中要注意白天及时揭开内部多层覆盖,适当通风,调节室内光照和湿度。

    做好后屋面和墙体设计,提高保温性能

    合理的日光温室后墙应同时具有保温和蓄放热的作用,使得墙体在日间积蓄热量,在夜间将热量尽可能多地释放到室内并阻止热量通过墙体散失。墙体和后屋面的材料、厚度和构造都会影响其保温和蓄热性能。理想的日光温室墙体应由蓄热层、隔热层和保温层组成。

    墙体的构造有单层墙体和异质复合体(夹心墙)。单层墙体可采用土墙、砖墙等单一材料建造而成。异质复合墙体设计时内层应采用蓄热性能好的材料,如黏土砖(红砖)、干土等;外层可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中间夹层一般使用隔热材料填充,如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板、蛭石等。

    在一定范围内,墙体厚度越大,保温性能越好。实践证明,当墙体超过一定厚度之后,其保温性能增加就不明显了。因此,不应一味追求更大厚度的墙体,浪费资源且降低土地利用率。

    日光温室后屋面应由多层组成,包括承重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承重层在最底层、防水层在最外层,保温层在中间。保温层材料可采用秸秆、稻草、炉渣、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导热系数低的多孔材料。防水层可采用水泥砂浆或防水卷材。承重层应选用具有一定强度且蓄热性能好的材料,如木板、预制混凝土板等,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增强后坡的蓄热能力。后屋面应具有合适的长度。如前所述,后坡长短影响着温室内蓄热、保温和采光性能,一般要求后屋面水平投影长度以1米~1.5米为宜。

    设置防寒沟和适当下挖,减少横向导热

    防寒沟应设置在日光温室前基础外侧,切断温室内部与室外土壤的传热,一般可使温室内5厘米处地温提高4℃左右。一般防寒沟宽30厘米~50厘米,深度与当地冬季冻土深度一致。沟内三面铺上塑料薄膜,填入杂草、秸秆、炉渣等保温材料,覆土盖实,每隔一段时间替换沟内保温材料。也可以在温室基础外侧贴80毫米~120毫米厚聚苯乙烯泡沫板替代防寒沟,也可达到上述防寒沟的保温效果。

    冬季室外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高,温室内部地面适当下挖30厘米~50厘米,使温室室内周边土壤与温度比较高的土层接触,可有效降低土壤传热,更好保存温室内热量,增加温室保温性能。但是下挖深度不可过大,否则会造成室内阴影面积大、易积水、回温慢等不利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胜利

编辑:郝锐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