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 正文

“研”字为魂,振兴民族农药品牌

2017-12-01
作者:宋晰   来自: 农资导报

1966年,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成立,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农药专业研究的机构之一。经过半世纪,苏研见证了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起起伏伏。2015年,现任总经理曹杨投资近亿元成为苏研新的掌门人,自此,新苏研走上了发展快车道。2017年上半年,苏研自主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销量破亿元,成为中国创制农药产品产业化的佼佼者。苏研如何实现凤凰涅槃,超速增长?在“2017农药热点产品信息交流会”间隙,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苏研总经理曹杨。江苏出生,东北学习工作多年,曹杨融合了东北人的爽朗性格和江苏人的实干作风,加之其在体制内单位的工作经历,待人亲切又充满激情。新苏研、新布局、新未来,新掌门曹杨为记者一一道来。

举债收购苏研

“我最看重苏研的品牌”

提到苏研,不少农药人会以“农药界黄埔军校”来形容。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农药研究机构,苏研前身可追溯至民国时期依托中央大学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植物病虫害系药械室;作为新中国首批成立的省级农药研究机构,苏研先后承担了国家一百多项科研项目,是中国菊酯类和烟碱类药剂的研发基地;在中国农药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苏研不仅输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农药氰烯菌酯、呋喃虫酰肼等优秀产品,服务于国内外农业生产,也培养了一代代农药人,许多农药界成功人士都有着老“苏研”的血统。

半个世纪发展,苏研见证了中国农药行业的发展。2003年,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改制成立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2005年重组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改制重组后的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并不一帆风顺,曾经辉煌的老“苏研”一度走到资不抵债、被拆分转让的边缘。

2015年,现任总经理曹杨投资近亿元成为苏研新的掌门人,回忆起收购苏研的

光景,曹杨表示:“当时压力挺大,自己的资金不够,售卖了部分房产,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之所以这样近乎冒险,主要因为我与先生王洪雷都有农药科研与销售的情节。苏研是民族农药工业品牌,不希望看到具有悠久历史的苏研被拆分转让。”

艰难初创经历

“人才是苏研的命脉”

初创阶段,举步维艰。曹杨回忆:“接手苏研的第一年,我们亏了300多万”。怎么办?只有变革,苏研才会有新希望。

变革的第一步在于建立团队和人才培养。曹杨坦言:“企业管理来说,最难得的是人才”。掌舵苏研后,曹杨建立了新的人才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大量招聘优秀人员,有力促进了人员的更新换代。

曹杨表示,“‘研’字是苏研的灵魂,我们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苏研团队中,80%是涉农行业科班出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有很大比例。要接手苏研的二年时间里,新招聘了63名本科以上人才加入公司,其中,博士生3名、研究生30名,有效实施了南京市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目前苏研是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多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据介绍,为使年轻人迅速成长,苏研对新入职的员工除了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同时,苏研还会选派优秀员工到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参加培训、学习。作为南大MBA毕业的学员,曹总本人既勤于工作,又乐于学习与创新,2016年被评为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

新苏研迅速崛起

开启“氰烯菌酯时代”

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之后,新苏研迅速崛起。2016年,苏研开始盈利,当年内贸实现8500万元销售额。2017年,氰烯菌酯系列产品突破了一个亿的销售额,成为国内创制农药中的佼佼者。

谈到氰烯菌酯销量过亿的推广经验,曹杨不假思索地说,“对于农药行业,产品和技术永远是基础。如果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就去销售,那是流氓销售”。曹杨介绍,氰烯菌酯成长为过亿大单品,离不开独特的产品特性。首先,氰烯菌酯作为全球首创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由镰刀菌引起的作物病害特效,兼具保护、治疗活性,是我国创制农药中拥有全新作用机理的首例产品,也因此被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授予单独的作用机理和抗性风险分类编码,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除了氰烯菌酯在病害防治过程中的优异效果,更重要的是,该产品在防病、增产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使其达到食品限量指标以下,既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又保障了食品安全。

曹杨介绍,“示范试验是氰烯菌酯推广的重要方法,我们与农业部、科研院所、各地植保站等机构一起,在全国主要小麦、水稻种植区,如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新疆等均安排了示范试验。通过同市场上常用产品和潜力杀菌剂进行多药多点比较,氰烯菌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方面的优异效果被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降低小麦赤霉毒素方面,更是出类拔萃。没有苏研这么多年的研发创新,也就没有今天的氰烯菌酯。未来我们将通过不断推广,让老百姓可以就近买到氰烯菌酯产品,为维护食品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匠心打造百年品牌

“新苏研将更加辉煌”

谈到苏研的发展布局,曹杨用“新起点、新未来”来形容。“前50年,苏研曾经辉煌;我相信,今后的新苏研将更加辉煌。目前,苏研集团有五个板块,分别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江苏恒生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璐科仕化学有限公司、现代农药及农药快讯全媒体。我们希望通过五个板块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将苏研集团打造成百年品牌。”

据曹杨介绍,通过多模块、多团队的协作,苏研集团形成了集农药合成、制剂加工、药效生测、残留检测、环境评价、健康毒理为一体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并在产品结构、工艺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曹杨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研发,发现更多好产品,降低用药成本,造福农民。而在这些过程中,仅仅依靠苏研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的帮助。苏研一方面在加强与院企合作,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丰富推广和销售渠道。我们正在尝试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联合开发,共同销售;我们也在尝试把登记的产品给有销售能力的渠道进行一些代销;在国际上,赤霉病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走出去’开展国际外贸也是我们的方向;另外,我们也在与一些研究机构合作探索氰烯菌酯的非农业用途。”

软实力的增强对于民族农药品牌的成长至关重要。曹杨表示:“首先要加强对创制农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另外,农药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在还会出现怕农药的问题。其实现在很多农药毒性很低,比如氰烯菌酯毒性远远低于食盐,也希望通过各方的宣传和推广,使整个社会能够科学认识农药,为农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我们的民族农药工业做强、做大”。


采访手记

民族农药品牌正崛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种植方式的变化,农药产业仿制获利时代已然逝去。众所周知,农药创制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但更难的是创制产品的推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风雨和市场检验,已成功将中国创制农药氰烯菌酯打造为销售过亿的大单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功背后,是苏研人艰难求索、砥砺奋进的努力,是以“研”字为灵魂的苏研文化,是中国民族农药品牌崛起的时代趋势。


编辑:系统管理员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