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正文

敢让荒漠变良田

——酒泉戈壁农业考察记

2018-07-17
作者:吴尧   来自: 农资导报

  甘肃省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但缺乏作物生长必须的水和土壤。据统计,戈壁、沙漠等无法耕种的土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2%以上。如果将这些荒漠变成良田呢?戈壁农业成为最好的选择。

  自2000年日光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落户酒泉,到2007年第一座戈壁荒漠日光温室建成并投入生产,再到2017年戈壁农业形成完整概念,戈壁农业正在把大量不毛之地的荒漠变成良田,戈壁农业也快速发展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新产业,成为当地农业新的增长点。

  甘肃酒泉是戈壁农业发展的排头兵,笔者专程赴酒泉,与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考察戈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酒泉康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与科技人员、温室经营者、专家等进行了交流,也对这个产业快速增长伴随产生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温室建到了戈壁上

  1999年,在考察学习了山西河津的全国首个日光温室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基地后,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下称蔬菜中心)将这一先进技术带回当地,并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研发了本地化的基质配方,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地方特色、成熟可靠的技术体系。

  传统温室面临分散、土壤连作障碍和占用耕地等问题,2006年,蔬菜中心的专家开始尝试把温室建在戈壁上。2007年,他们从结构、建材、种植管理等各个方面对戈壁滩上的日光温室展开了创新。

  2012年立项的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提出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目标,实现了栽培基质的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建立了农业废弃物基质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2016年项目结题时,肃州区已建成非耕地日光温室1.18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非耕地日光温室示范基地。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唐仁健就任甘肃省省长,他在视察酒泉非耕地设施园艺后表示,要以重点工作落实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破题。抓好产业培育这个关键,发展戈壁农业,打造甘肃省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创举。戈壁农业初步形成完整概念。之后,他在戈壁农业专家座谈会上听取了发展规划后进一步指出:要在更大背景、更宽视野下谋划和推动戈壁农业发展,坚持外向为主、绿色高端、集体投入、高效产出、适度规划、环境友好。

  随后,甘肃省发布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在河西地区沙漠戈壁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其中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5万亩,新建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5万亩,新建智能连栋温室150亩。

  在政策推动下,酒泉的戈壁农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戈壁温室水肥一体化成型

  2017年10月,在蔬菜中心两位专家的带领下,笔者走进肃州区总寨镇的戈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

  园区占地3500亩、拥有1032座日光温室。园区所在地是典型的砂石戈壁,卵石和河沙混合物深达数十米,只有骆驼刺、梭梭等植物才能生长。温室中的作物全部生长在以农业废弃物粪便、秸秆、菌渣等为原料制成的栽培基质中,是真正的无土栽培。

  戈壁温室净面积从传统温室的0.6亩增至1.3亩,跨度从8米增至10米,脊高从3米增至5米,方便生产人员操作和管理。墙体有若干种建筑方法,最有前景的是钢架构回填石砂,每个温室用钢量约12吨,在钢价处于低位时成本优势明显。后屋面使用15厘米厚聚苯乙烯板,屋架为镀锌扁平椭圆钢材料。预制部件运送到现场后使用钢楔固定。棚膜上下开电子控制出风口并设置防虫网,棚膜外的保温帘也由电子控制。

  温室地面开挖宽60厘米、深30厘米的种植槽,铺设隔水塑料膜,填充配方栽培基质。部分温室采用基质袋,直接放在平整后的地面上。温室普遍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套设备2万元左右,可灌溉5个以上的温室。

  戈壁地区通风和光照条件较好,加之基质经过发酵腐熟、温室通风口有防虫网隔离,病虫害控制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此外,黄蓝色黏虫板、臭氧发生器、银灰地膜等物理防控手段配合生物防治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部分温室还配备了基于传感器数据控制的保温帘、通风和灌溉设备。一部分温室由独立的控制器发布指令,另一部分则由园区中央控制系统统一调控。同时,所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SIM卡接入网络,经营者可以在手机APP上查看数据并远程控制温室设备,配备了摄像头的温室还可远程监控,确保设备工作正常。一些温室还配备了运输小车,大大减轻了经营者的劳动强度。

  据测算,除了建设成本,每个温室每年的设备折旧、栽培基质更替、种苗、化肥、农药、灌溉用水、管理用电等费用合计约1.5万元。以种植茄果类蔬菜为例,年均产量2.5万公斤,收入8万元。此外,地方政府对温室进行保险补贴,一座温室年保费500元,政府补贴400元。

  戈壁温室所需的基质和水溶肥、有机肥立足当地生产。笔者来到酒泉康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年生产栽培基质10万立方米、有机肥6万吨。工厂将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菌渣等农业废弃物和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分别进行堆沤发酵,根据订单把不同的原料混配进行二次发酵,再对各种基质散装、袋装,生产固态有机肥和液态生物菌肥。

  给关联产业带来机遇

  戈壁农业不仅打造出一个新兴的农业产业模式,还建立起从农资产品、作物栽培管理到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产业链条,为关联产业带来机遇。

  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随着戈壁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价格也水涨船高。

  新型保温帘和太阳能资源。戈壁地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对材料隔热性要求更高而防腐性要求降低,可利用作物秸秆等研发成本更低的保温帘。同时,戈壁太阳能资源丰富,在降低太阳能集热管技术成本后,可种植低温敏感作物。

  简单而可靠的智能化设备。随着人工成本日益提高,智能化温室管控成为必然趋势。我们调研发现,经营者最希望的自动化方向是优化自动卷帘、卷膜、灌溉等操作系统,提高稳定性。

  专业的农业服务需求。荷兰园艺产业发达,不仅在于技术先进,更在于形成了围绕园艺作物生产形成的育苗、基质生产、病虫害防治、授粉、设施建设和维修、信息和技术咨询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预见,伴随戈壁农业的发展,也将会涌现一批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

  新型产销对接。生产技术我们已可以比肩发达国家,但销售渠道还有待拓宽。如传统市场和线上B2B购销平台,产品分级进入不同销售渠道等。

  戈壁观光休闲农业。戈壁农业不仅给荒凉的戈壁带来了绿色与生机,还可以承接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如现有温室内开发种植体验、果实采摘等项目,也可打造专门的温室作为前沿技术、典型的展示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也为学生学习实践、观摩交流提供平台。

  戈壁农业要保持后劲

  戈壁农业与传统的绿洲农业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提高了能量流动的效率、优化了物质循环,创造了农业经济增长点,代表的产业方向无疑是先进而独特的,也使相关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农产品供需弹性较小、农业生产脆弱性较高,因此,发展戈壁农业要保持未来的发展后劲,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是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合理规模。河西走廊绿洲光质良好、热量相对丰富、病虫害发生程度轻,是典型的高产农业区和特色作物规模化生产潜力区,但同时也是生态条件最脆弱、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戈壁农业单位面积用水量相对较少,但大规模开发带来的水资源需求必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乃至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下降。因此,应科学估算当前和未来区域水资源总量和可用水资源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二是深入调研市场需求。非耕地日光温室无土栽培产业在摸索中前行,总体风险可控。但当这个产业进行区域性大规模发展后,就会对原有的农产品市场产生冲击。因此,应当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对未来的期望,了解国内外市场需求,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

  三是制定标准、加强监督。如果戈壁农业的目标是国内外中高端市场,就应参照不同领域的标准,结合地方特色并追求领先,依托现有力量建立统一的质量监控中心,从建设施工、基质生产到水肥施用、病虫害防治等严把质量关,打造和维护好戈壁农业这个大品牌,如以化学药剂对基质消毒改为高温蒸汽消毒等。

  (笔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

  □吴尧

编辑:系统管理员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