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正文

1斤半种子抢救了红米旱稻

2020-06-19
作者:柳王敏   来自: 农资导报

  本报讯 孟夏时节,在湖南省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青春村,山区一块3亩左右的旱地上,嫩绿的旱稻禾苗随风摇曳。这种旱稻亩产只有600斤,但米质好、去年市价达到30元一斤。

  这种旱稻因生长过程需水量少,米粒种皮呈红色,也被当地人称为红米旱稻。这个品种非常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一般不需要灌溉和杀虫。种子自我保护能力强,碰到坏天气就会进行休眠,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发芽。

  但这种当地人种植上千年的红米旱稻曾因产量低效益差而濒临消失。双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文忠是把它“救活“的人。

  2006年,有人提起,红米旱稻作为一种生态绿色食品,未来市场前景看好,这激发了林文忠的寻种热情。他在当地一找就是10年。

  2016年,他在山里的农民邓大德处找到了为自己种植而留的几样种子,其中就有红米旱稻,只有1斤半。

  邓大德说:”上一季总共收了300多斤谷子,大部分都酿酒了,就剩下这一点了,我以后也不打算种了。”

  第二年,林文忠和几位农艺师在青春村的山坡上,开辟了一小块试验地,开始试种和繁育红米旱稻。在人工管护、物理预防等多种措施下,经历了山洪冲流、山鼠啃食茎秆、飞鸟啄食谷粒等考验后,播下的1斤半种子,在130天左右的生长期后,最终收获了33斤。

  红米旱稻不用催芽育秧,而是像种黄豆一样,直接把种子播撒在山地里。现在亩产能达到600斤,产量不算高,但米质好、市价不错,去年红米卖到了30元一斤。

  经过这3年的种植和观察,农艺师们已慢慢熟知了红米旱稻的习性,开始选优、培优,进行稻种矮化等科研攻关。今年红米旱稻在当地已播种了近200亩。

  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作物品种,红米旱稻本身就有保存其生物基因的必要,更能成为杂交育种的珍贵种质资源。

  (柳王敏)

编辑:系统管理员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