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导报微信订阅号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正文

水稻种植智慧管家落地贵州

2020-06-19
作者:盛利   来自: 农资导报

  近日,通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在贵州省岑巩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配备的大数据“智慧管家”,农业生产基地的景象经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方式被传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成都。“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系统不仅可以从遥感图上看到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分区,当地的气象、水稻种植等详细数据也能够实时传送,形成了可视化的水稻种植“决策参考图”。

  该县杂交水稻制种已有40余年,常年种植面积4万余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水稻良种800万公斤。

  把农业大数据接入“智慧管家”

  2018年上半年,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立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围绕华南、西南8省市水稻药肥精准施用开展大数据集成示范及应用研究。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与该校定点扶贫县——岑巩县签署校地协议,在当地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启动“天空地一体化水稻农情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从最初立项到实战耗时3年。

  为收集一手监测数据,技术人员开展实地调研、现场作业和野外实验,研发了核心算法,搭建起硬件平台。通过在田间地头安装物联网设备,把气象监测、苗情监测、病虫监测等相关数据全部接入到大数据系统中。为了提高水稻农情监测的精度,团队还获取了卫星遥感数据,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了大面积扫描。

  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多源遥感和稻田物联网数据相结合,形成了从卫星到地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实时化的水稻农情监测系统。该项目一期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鉴定验收。

  细查水稻的全周期“生长曲线”

  据悉,该系统拥有华南、西南8省市近20年来的水稻农情数据库,研发团队通过算法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知“健康水稻”的全周期“生长曲线”。以此为样本和标尺,系统在接收稻田内即时产生的监测数据之后,就会自动计算、比对,及时为农技人员或农民提供预警。

  结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就可以进行大面积的监测。再使用高光谱成像仪、植株营养素分析仪等仪器监测并经过平台的智能计算,可以看到水稻营养的准确数值,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

  病虫害难逃遥感数据“围追堵截”

  晚上稻田里亮起灯来,昆虫会被灯光吸引,扑向光源被杀死;虫情测报灯会自动拍照识别虫害类别、计算虫害密度,判断隐患和发展趋势。该系统背后一些新型的监测分析设备正用于科学、量化的虫害防治。

  在新系统中团队可以通过遥感数据,更大范围地判断病虫害的受灾面积,并能预测病虫害的扩散趋势,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协同联动。同时,系统还可对区域水稻的抗药性和农药残留进行诊断,为精准施药提供科学依据。

  当种植者都能熟练运用这个体系,用手机拍照上传系统,每位种植者就相当于一个‘地面移动监测站’。使用它的种植者越多,就越能积累更多的样本数据,系统判断会更准确,决策会更科学。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希望这套系统在华南、西南8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 (盛利)

编辑:系统管理员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 京ICP备20003859号-1
  • 农资导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