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抓好三件大事
2025-03-10
作者:马小如 来自: 中国农资导报网
农业农村部部长 韩俊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就如何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时表示,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抓好三件大事。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增产了221.8亿斤。”韩俊表示,去年我们克服了比较严重的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获得了一个好成绩,是高位基础上的丰产稳产。农业丰收、粮食丰收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粮食产量要抓上去,要费很大的功夫,但是如果大家都不重视的话,要掉下来却很容易。”韩俊表示,现在不能轻言说我们国家的粮食已经过关了,我们从来不这样说。我们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始终绷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韩俊表示,我国去年的粮食产量已经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我们也作了大量分析,这个迈上新台阶是有技术支撑的、是有投入支撑的、是有政策支撑的。“最近三年,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平均已经超过1.39万亿斤,所以说确定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是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韩俊坚定地说。 农业农村部门一定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奋力夺取全年农业和粮食的丰收。韩俊指出,具体来讲,要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要抓好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强科技。 其中,稳面积方面,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一个是“非农化”,一个是“非粮化”;还要继续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初步还要再建8000万亩左右,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还要有提升。 增单产方面,我国粮食单产,小麦、稻谷在世界上已经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了,但是玉米、大豆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已经作出了部署,要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韩俊表示,现在专家们在试验田里产量都是比较高的,通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把增产的技术集成起来,努力把试验田里的高产成绩转化到广阔的农田上。 提品质方面,要培育推广像优质稻谷、优质专用小麦、高油高产大豆等优质品种,还要扶持现代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生产更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让全国人民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更营养更健康。 强科技方面,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利器。我国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上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达到63%以上。农业是一个最古老的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但各种现代科技都可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像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现在在农业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二是要抓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将补贴政策、价格政策、保险政策、信贷政策等动态地进行优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下一步,我们统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进口,继续释放明确的信号,加强预期引导,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保障农民种粮有基本的收益,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韩俊说。 三是抓好责任的落实。韩俊表示,我们将实施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各地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一定要落到实处,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考核,推动共同把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牢,把确保粮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抓得更实。
编辑:郝锐敏